“目不窥园沥尽心血”是一个成语,由“目不窥园”和“沥尽心血”两个部分组成,整体形容人专心致志、竭尽全力的精神状态。具体含义如下:
一、各部分解析
目不窥园 - 字面含义:
指不窥视园囿(花园),引申为埋头钻研、不问世事。 - 典故来源:出自《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年少时为博士,三年潜心研究《春秋》,未尝窥视花园,后成为儒学大家。
沥尽心血 - 字面含义:
比喻用尽全部精力,常用于形容为事业、工作或文艺创作付出巨大心血。 - 出处:唐代李商隐《李长吉小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以及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拆吵以书辞。”。
二、整体含义
该成语整体形容人因全身心投入某项事业(如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而忽略外界干扰,甚至耗尽精力。常用于褒义语境,如形容科学家、学者或艺术家等领域的奉献精神。
三、使用示例
学术领域:为了攻克科研难题,他目不窥园,沥尽心血,终于取得突破。
文学创作:她以沥尽心血的笔触,描绘出时代变迁的壮阔画卷。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全神贯注、专心致志、兀兀穷年。- 反义词:心不在焉、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目不窥园沥尽心血”是一个兼具历史典故与现实意义的成语,既体现了个人奋斗的精神,也蕴含着对专注力的高度赞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