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前的经典故事,其核心情节可概括为以下三步:
接受挑战
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故意提出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难题,并立下军令状。诸葛亮欣然接受,并承诺只需三天完成。
巧妙布局
诸葛亮暗中准备二十艘船,每船装草人、青布幔子,并命士兵擂鼓呐喊伪装进攻。大雾天气时,他率船靠近曹军水寨,曹军因能见度低疑心有敌军,便命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成功让曹军向草人射箭,船两侧插满箭矢。
智取成功
当太阳出来、雾气散去后,诸葛亮令船调头返回,此时草人已插满箭支,总数超过十万支。他带着鲁肃安全返回东吴,超额完成任务。周瑜得知后感叹“我真不如他”,诸葛亮则称赞“借天时地利”。
补充说明
该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智谋与胆识,通过天文现象(大雾)、心理战术(伪装进攻)和自然条件(曹军疑心)的结合,化险为夷。- 原型争议:有观点认为故事可能融合了孙权当年(213年)向曹操借箭的史实,但主要情节仍以《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为主。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