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谦虚的古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经典咏物类
1. 《咏竹》(徐庭筠):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
2. 《题画竹》(郑燮):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二、哲理名言类
1. 《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 《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三、处世哲学类
1. 《易传》: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2. 《浣溪沙》(贺铸):云母窗前歇绣针,低鬟凝思坐调琴。玉纤纤按十三金,归卧文园犹带酒
3. 《缘识》(宋太宗):谦逊明然得,滋章道理疏
四、生活态度类
1. 蒙古谚语:最谦虚的人,是最有出息的人
2. 朱权《书斋铭》:奉身须节约,接物要谦虚。勿以清缸污,而於黄卷
3. 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补充说明:
《尚书·大禹漠》:谦受益,满招损
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些诗句通过咏物、哲理、处世态度等多维度展现了谦虚的美德,既有具象的自然意象,也有抽象的人生智慧。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