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利用雾气制造假象,成功借得敌军箭矢。
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在城池空虚时,通过冷静布局吓退司马懿。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羽与李逵的武器碰撞,形容行事果断有力。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形容视力差或事物对比明显。
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因误判形势,导致悲剧发生。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通过此举赢得百姓信任,体现政治智慧。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用计谋多次挫败周瑜,展现智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双方自愿接受惩罚,常用于形容默契配合。
二、《水浒传》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因高衙内陷害,手持利刃直闯官府。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李逵因认错人,引发冲突。
梁山军师——无用(吴用)
吴用虽智谋出众,但常被戏称“无用”。
林冲雪夜上梁山——逼的
被逼无奈的结局,体现生存困境。
时迁报警——贼喊捉贼
内部矛盾被外部势力利用。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形象描绘其粗暴性格。
武松打虎——英勇无畏
虽未直接出现,但“打虎”故事广为流传。
孙二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警示女性裹脚的弊端。
三、《西游记》
孙悟空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
形容变化多端却难掩本质。
猪八戒戴花——丑人多作怪
警示外貌与品行无关。
沙僧背行李——任劳任怨
体现其沉稳性格。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通过葬花行为表达悲剧感。
金角大王与银角大王——妖怪横行
开篇即展现神话色彩。
唐僧师徒取经——九九八十一难
常用比喻形容困难重重。
孙悟空大闹天宫——桀骜不驯
展现其反抗精神。
白骨精三变——防不胜防
体现妖术的狡诈。
四、《红楼梦》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精明能干
早期展现其管理才能。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形象描述其叛逆性格。
林黛玉葬花——自怜自艾
通过葬花行为表达孤独感。
薛宝钗稳重持家——金玉良缘
常与“金玉良缘”关联。
王夫人权倾贾府——后院权术
展现封建大家族的权力斗争。
贾府兴衰——盛极而衰
常用比喻总结历史循环。
林黛玉与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