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注音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手,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行,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二、译文
1. 学习的重要性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色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但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符合墨线,经火加工弯曲成车轮后,即使干枯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加工使其弯曲。
2. 学习的态度与方法
木材受墨线比量就变直,金属经磨砺就变锋利,君子广泛学习并每日反省自己,就能明辨是非且行为无过。不登高山就不知天之高,不临深溪就不知地之厚,不闻先王遗言就不知学问的博大。
3. 类比与启示
干、越、夷、貉的子女生来同声,却因教育习俗不同而有所差异;假借车马者非脚力快,却能行千里;积累小流可成江海,积善行可致神明。
三、核心思想
荀子通过自然现象与人事例证,强调学习是提升自我、实现人格完善的必由途径,倡导“博学”“日参省”的持续学习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