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万里长城资料简介

59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其资料可综合以下要点:

一、基本定义与历史地位

定义

万里长城是古代中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事,由城墙、关隘、烽火台等多种防御设施组成。

历史地位

- 西周时期开始修筑雏形,春秋战国进入第一个高潮;

- 秦始皇统一后连接战国长城,奠定万里长城基础;

-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规模修筑朝代,现存长城多为此时所建;

- 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罗马斗兽场等并称中古世界七大奇迹。

二、地理分布与长度

覆盖范围

东起辽宁鸭绿江口,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跨河北、北京、内蒙古等15个省、市、自治区。

总长度

现存长度约21,196公里(不同统计口径略有差异),包括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的叠加。

三、建筑结构与防御功能

主要构造

- 城墙:

高5-6米,以砖石为主材,部分地段利用地形依山而建;

- 关隘:如居庸关、山海关,控制交通要道;

- 烽火台:间隔5公里,用于传递军情(芦苇、红柳点燃信号)。

防御体系

采用“因地形,用险制塞”原则,如居庸关利用山岭脊背、八达岭利用劈山墙,形成“易守难攻”格局。

四、文化象征与历史意义

文化象征

长城不仅是军事工程,还承载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民族认同的象征。

历史意义

- 保障了中原地区数千年和平,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 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人类文明瑰宝。

五、相关传说与故事

烽火戏诸侯:

西周周幽王为博妃褒姒一笑,点燃烽火戏弄诸侯,导致诸侯不再信任信号系统;

长城修筑:秦始皇征发近百万民力,采用“万人筑长城”的传说。

以上资料综合自历史文献、考古发现及纪录片,展现了万里长城的雄伟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