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由来与 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介子推有关。相传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饥饿难耐,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为重耳充饥。重耳后来成为晋文公,而介子推却隐居绵山,拒绝接受封赏。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出来,下令放火烧山,最终介子推抱着母亲死于一棵柳树下。晋文公悲痛之下,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纪念介子推的忠诚。第二年,晋文公登山祭奠介子推时,发现柳树死而复活,便赐柳树为“清明柳”,并将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这个故事反映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既有对忠臣介子推的纪念,也有春天到来时的自然生机和人们的活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