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然伫立”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sù rán zhù lì,指以恭敬、严肃的态度长时间站立。具体解析如下:
词语构成 - 肃然:
形容词,表示恭敬、严肃的样子,常用于描述人的神态(如《汉书·礼乐志》中“皆肃然动心”)。
- 伫立:动词,指长时间站立,强调静态的站立姿态。
语义解析 该词通过“肃”与“伫”的结合,突出了站立时的庄重感。例如《新迁颜鲁公碑记》中描述“儿童走卒或游卧嬉戏其下,亦从而拱揖拜跪,肃愁如见其人焉”,体现了即使是非礼者也会因敬重而模仿其肃然之态。
使用场景
常见于形容人在重要场合的庄重表现,如祭祀、纪念活动或面对伟人时的敬仰,例如:
- “他肃然伫立在纪念碑前,久久未动”。
与相似词的辨析
- 肃立: 多用于正式场合的庄重站立,如“肃立致敬”。 - 伫立
综上,“肃然伫立”通过“肃”的敬重修饰和“伫”的时间维度,精准表达了因敬仰或哀思而产生的庄重站立状态。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