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禹锡(772年-842年)
基本信息
- 字梦得,号刘宾客(或庐山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出生于河南洛阳。
-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仕途与成就
- 崇祯九年(793年)中进士,曾任太子宾客等职,晚年居洛阳,诗文集称《刘宾客集》。
- 作品以豪放、哲理性著称,代表作包括《陋室铭》《竹枝词》等。
文学地位
- 被白居易赞“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代表中唐诗歌高峰。
二、范仲淹(989年-1052年)
基本信息
- 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世称“范文正公”。
- 出生于苏州吴县,仁宗时担任右司谏。
政治与文学成就
- 主持庆历新政,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改革建议。
- 文学上以《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闻名,风格雄浑悲壮。
历史影响
- 对宋代文风影响深远,被欧阳修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龚自珍(1792年-1841年)
基本信息
- 字璱人,号定盦(或定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 晚年居昆山羽琌山馆,创立定庵学派。
仕途与思想
- 曾任内阁中书等职,主张“更法”“改图”,支持林则徐禁烟。
- 文学上以《己亥杂诗》(315首)著称,多咏怀讽喻,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学术贡献
- 开创近代思想史新篇章,主张经世致用,著有《定盦文集》《国语注补》等。
总结
三位分属唐宋,刘禹锡、范仲淹以政治家和文学家身份影响深远,龚自珍则是清代思想与文学的转型代表。他们的作品分别代表了中唐、北宋、晚清三个时期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