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架立筋设置规范要

59

关于梁内架立筋的设置规范,综合相关规范要求如下:

一、基本设置原则

作用与位置

架立筋主要用于固定箍筋位置,形成钢筋骨架,确保受力钢筋(如主筋、箍筋)处于设计位置。

- 通常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边缘两侧,与箍筋共同构成钢筋骨架。

与受力钢筋的配合

- 当梁顶面配筋率≥10%时,需设置架立筋。

- 当梁顶面配筋率<10%时,可省略架立筋,但需保证箍筋能可靠锚固。

二、直径规格要求

跨度≤4m:

直径≥8mm。

4m<跨度≤6m:直径≥10mm。

跨度>6m:直径≥12mm。

三、其他关键要求

锚固与长度

- 架立筋需满足锚固长度要求,通常为1.2倍梁高或1000mm(取较大值)。

- 挑梁的架立筋需伸入支座长度≥2L/3(L为埋入砌体长度)。

施工规范

- 架立筋与主筋搭接长度≥15cm,采用焊接或绑扎固定。

- 当梁高≥300mm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面积≥腹板面积的0.1%,间距≤200mm。

特殊情况处理

- 受压区已配置纵向受力钢筋时,可省略架立筋。

- 预制钢筋网需设计专用支架,确保运输和吊装过程中不变形。

四、注意事项

实际工程中需结合设计图纸和《GB50210》等国家标准执行,确保配筋率、间距等满足规范。

梁的截面尺寸(如高度/h宽比)需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尺寸偏差影响架立筋设置。

以上规范均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210)及地方建设标准,实际施工前应进行详细计算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