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司马光是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非常重视勤俭节约,并以此作为培养品德的基础。以下是他的相关论述和家训的整理:
一、核心名言
"俭以养廉,勤以养德" 这句话出自《资治通鉴·唐纪·唐玄宗天宝元年》,原文为"俭以养廉,勤以养德",强调通过节俭培养廉洁品德,通过勤奋工作涵养道德修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提出,习惯奢侈后难以再回归节俭,警示后人要时刻保持简朴。
二、家训与行为准则
节俭生活
司马光本人生活简朴,"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反对追求虚荣的奢华。他以身作则,要求子女"食丰而生奢,阔盛而生侈",强调物质与品德的关联。
教育子女
在《训俭示康》中,他引用《论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教导儿子要崇尚节俭而非物质享受,并以历史教训(如石崇奢侈亡家)警示后人。
三、思想背景与意义
个人品德: 司马光认为节俭是修身齐家的基础,通过克制欲望可达到"君子寡欲"的境界。 社会治理
这些思想和言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节俭的重要思想资源。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