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情鉴定签字的注意事项,综合相关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签字前的准备工作
核实鉴定机构资质 确认鉴定机构具有法定资质,选择公安机关指定或认可的正规机构。
仔细阅读告知书
了解鉴定程序、依据及可能结果,明确签字的法律意义。若对内容存疑,应要求补充说明或申请重新鉴定。
保留相关证据材料
收集并妥善保管医疗记录、诊断证明、损伤照片等材料,以备后续核对或争议时使用。
二、签字过程中的规范要求
如实核对内容
重点核对受伤部位、损伤程度描述是否与实际相符,避免因表述差异导致结果偏差。
配合调查义务
积极提供伤情资料、物证,并如实回答询问笔录中的问题。若发现记录错误,需当场提出更正。
禁止篡改或拒签
不得私自更改鉴定书内容,若对结论不服,应通过合法途径申请重新鉴定,而非直接拒签。
三、签字后的权益保障
及时申请复核
若对初次鉴定结果有异议,可在收到告知书后5日内向公安机关提出复核申请,或委托具备资质的机构重新鉴定。
保留申诉渠道
若认为鉴定程序存在违法(如鉴定机构无资质、程序不规范),可向司法部门或监察机关投诉举报。
法律后果认知
签字确认即表示认可鉴定结果,但若后续诉讼中需要推翻该结论,需承担举证责任。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制定维权策略。
特殊情形处理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需由法定代理人签字,无代理人时需指定见证人。 交通事故伤情
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可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降低因鉴定程序不当引发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