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分的古诗词及赏析,综合多个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古诗词
《春分日》(唐·徐铉) >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赏析:
以细腻笔触描绘春分时节的自然景象,通过“燕飞”“花落”等意象展现生机,同时借思妇的视角引发情感共鸣,意境深远。
《踏莎行·雨霁风光》(宋·欧阳修)
>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 蓬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赏析: 融合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前半段写春日盛景,后半段通过“旧事”引发对往事的追思,形成时空对照。《癸丑春分后雪》(宋·苏轼)
>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赏析: 以反常天气(春分后雪)入手,暗喻人生无常,同时借景抒发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哲理性强。《村行》(唐·杜牧)
>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赏析: 通过田园生活细节(如牧童、少女)展现春日生机,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二、其他重要作品 《咏二十四气诗·春分二月中》(唐·元稹)
> 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 > 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 > 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 > 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 赏析:以拟人手法赋予自然物象生命,如“玄鸟语解人情”,将春分节气与自然现象巧妙结合。
《踏莎行·雨霁风光》(宋·欧阳修)
>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 蓬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赏析:融合自然景色与人事情感,前半段写春日盛景,后半段通过“旧事”引发对往事的追思,形成时空对照。
三、主题与艺术特色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多首诗通过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如雨、雪、花)映射人文情感(如思念、孤独、欢乐),如徐铉的思妇、岑参的隐士。
时空对比:
通过“仲春”“春分”“雨后”等时间节点,强化物候与节气的关联性,如元稹的“半春徂”与杜牧的“春半”。
意象选择:
常运用“燕飞”“柳舞”“桃花”等意象营造春日氛围,如杜牧的田园图景、苏轼的雪中桃李。
以上作品均围绕春分节气展开,既有对自然生机的赞美,也蕴含哲理与情感共鸣,展现了中华诗词的博大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