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稻粱谋”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本义:
指禽鸟寻觅食物,后比喻人谋求衣食生计。 - 引申义:多用于形容人因生活所迫而追逐物质利益,常带有贬义,如“为稻粱谋”可指只顾个人利益而无所作为。
核心要素 - “稻粱”:
古代指谷物,引申为基本生活资料。 - “谋”:谋划、谋求,强调为生存而努力。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
>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历史背景:清代文字狱严重,文人因言论获罪风险极高,导致许多知识分子为自保而放弃学术追求,转而从事与政治无关的著述以谋生。
诗句解析:
“避席畏闻文字狱”:因惧怕触犯禁忌而避免参与政治讨论;
“著书都为稻粱谋”:写作仅为了糊口,而非真正的学术追求。
三、用法与近反义词
用法:可作谓语、定语,常与“贪恋禄位”“鼠目寸光”等搭配使用。
近义词:
谋生、营生、糊口;
贪恋禄位、逐利。
反义词:
胸怀大志、高风亮节;
抽身事外、淡泊名利。
四、相关赏析
龚自珍通过“为稻粱谋”一句,深刻揭示了清代知识分子在政治高压环境下的生存困境,既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隐含对时代变革的渴望。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