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原文: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写景兼点时令 :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以杨花飘落、子规啼鸣的意象,渲染凄凉离别的氛围,点明暮春时令。叙事中抒情:
次句“闻道龙标过五溪”叙事,隐含对友人被贬的同情,悲痛之情通过“闻道”二字自然流露。
艺术境界:
后两句以“明月”和“风”为载体,将抽象的“愁心”具象化,意境开阔,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月华流照君”的抒情手法相似。
二、《夜雨寄北》李商隐
原文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时空对照
: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以问答形式表达对归期的无奈,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通过时空叠加强化离愁。
意象选择:
巴山夜雨成为离情的代名词,既点明环境,又烘托思念。
未来重逢的希冀:
尾联“共剪西窗烛”以温馨场景反衬现实离别,表达对重逢的渴望。
三、《泊秦淮》杜牧
原文: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赏析互文与意境
: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通过互文手法,将烟、月、水、沙融为一体,营造朦胧迷离的秦淮河夜景。
借古讽今:
次句“商女不知亡国恨”借陈后主《玉树后庭花》讽刺晚唐统治者沉迷享乐,不思国事。
情感表达:
全诗通过景物描写隐含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情感沉郁而深刻。
四、《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原文: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赏析哲理诗
:首句“莫言下岭便无难”蕴含人生哲理,次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讽刺人们因循守旧。
比喻手法:
用“一山放过一山拦”比喻人生困境的连续性,形象生动。
语言风格:
语言质朴自然,充满生活气息,是宋代山水诗的典型。
五、《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原文: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赏析
时间与空间:
首句“清晨入古寺”点明时间,次句“初日照高林”营造静谧空间。
禅意表达:
通过“曲径通幽”“禅房花木深”等意象,体现佛教禅宗的清幽境界。
艺术特色:
全诗以“静”为核心,通过声音(钟磬)反衬环境寂静,达到“万籁此都寂”的艺术效果。
以上赏析结合了意象、抒情手法及艺术特色,希望能帮助理解古诗词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