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希腊哲学
《理想国》 - 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对话探讨正义、政治与教育,构建理想城邦模型,被誉为“哲学大全”。
《尼各马可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系统阐述德性与幸福关系,提出“中庸之道”,奠定西方伦理学基础。
《论语》
-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录,涵盖仁、义、礼等核心思想,影响东亚文化圈。
二、中世纪哲学
《神学大全》
- 圣托马斯·阿奎那综合基督教神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系统论述神学基本问题。
《第一哲学沉思录》
- 笛卡尔通过“我思故我在”确立存在基础,开启现代哲学。
三、近代哲学
《纯粹理性批判》
- 康德分析人类理性界限,提出“先验综合判断”,奠定德国古典哲学基础。
《人类理智论》
- 约翰·洛克主张“白板说”,强调经验在知识形成中的核心作用。
四、德国古典哲学
《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 康德进一步发展理性批判,探讨自由、道德与宗教的关系。
《存在与时间》
- 海德格尔批判传统哲学,提出“存在即被感知”,影响存在主义哲学。
五、政治哲学经典
《利维坦》
- 霍布斯提出社会契约理论,主张政府权力源于自然状态下的权利让渡。
《共产党宣言》
- 马克思与恩格斯阐述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理论基础。
六、其他重要著作
《实践理性批判》(康德):探讨实践理性与道德法则。
《判断力批判》(康德):研究审美判断与自然哲学。
《经济学与道德原则》(亚当·斯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结合,提出“看不见的手”。
七、中国哲学经典(补充)
《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近代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之作,主张经学与哲学分离。
阅读建议:
古希腊哲学建议从《论语》《理想国》入手,理解西方哲学源头;
近代哲学可先读康德、黑格尔的代表作,再深入其他哲学家;
政治哲学类著作需结合社会背景理解,如《利维坦》需结合启蒙运动背景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