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中的音调符号用于表示普通话的四个声调,具体如下:
阴平(第一声)
用符号“ˉ”表示,例如“妈(mā)”“麻(má)”。
阳平(第二声)
用符号“ˊ”表示,例如“爸(bà)”“马(mǎ)”。
上声(第三声)
用符号“ˇ”表示,例如“己(jǐ)”“马(mǎ)”。
去声(第四声)
用符号“ˋ”表示,例如“地(dì)”“妈(mā)”。
补充说明:
若一个音节包含两个元音(如“好(hǎo)”),则声调标在第二个元音(o)上;
若韵母为“iou”“uei”等复韵母,则声调标在最后一个元音(u、i、ü)上;
轻声不标调号。
这些符号均标注在音节的主要元音(韵腹)上,遵循“先a、o、e后i、u、ü”的规则。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