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钢筋原材进场验收规范及标准

59

钢筋原材进场验收规范及标准主要依据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及设计要求,涵盖外观、尺寸、力学性能、化学成分等核心指标。以下是具体规范:

一、验收依据

国家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行业规范: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二、验收内容

外观检查

-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锈蚀、油污或麻花,弯折过的钢筋不得敲直使用。

- 标牌需标注厂名、生产日期、钢号、直径等信息。

尺寸偏差

- 直径、长度需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范围由规范确定(如直径±0.5mm)。

力学性能

- 拉伸试验:

检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实测值与标准值比值需满足抗震等级要求(如1.25≤屈服强度/抗拉强度≤1.3)。

- 冷弯试验:检验钢筋弯曲性能,确保焊接或机械连接可靠性。

化学成分

- 检测碳、硅、锰、磷、硫等元素含量,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重量偏差

- 试样总重量测量误差≤1%,单根试样重量≥500mm。

三、验收流程

文件核对:

检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及进场复验报告。

抽样检测:

按品种、批号分批抽样,每批热轧钢筋≤60t,冷轧带肋钢筋≤50t,取样数量≥5根。

专项检验:

发现脆断、焊接不良等异常时,需进行化学成分或专项试验。

四、验收结果判定

所有指标均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品需退场或更换。

五、注意事项

抗震结构:需额外验证力学性能指标。

焊接材料:如HPB300级钢筋需匹配E43型焊条。

以上规范确保钢筋质量符合工程安全要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现场条件灵活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