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音乐领域
郎朗 9岁开始学习钢琴,每天练习8小时,10岁以第一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通过持续高强度训练,熟练演奏《第一钢琴协奏曲》,成为国际知名钢琴家。
二、文学与学术领域
苏洵
27岁发愤读书,曾误将砚台当糖碟,终成宋朝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陈景润
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每天凌晨3点起床学外语、研究数学,曾反锁书房数小时。82岁中状元,获国际数学界高度评价。
华罗庚
离美后潜心数学研究,白天讲学、晚上演算,常深夜在报纸空白处演算证明题,著有《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等学术著作。
三、教育与自我提升
侯宝林
小学仅三年,通过抄书等方式自学《谑浪》等书籍,成为相声语言大师。
鲁迅
南京水师学堂时,用辣椒驱寒坚持夜读,后成为文学家。青年时期自学算术,通过自制教材掌握知识。
四、其他领域
林肯
15岁开始识字,自学算术,边干活边读书,最终成为美国政治家。
诺贝尔
8岁开始上学,10岁辍学自学多国语言,15岁因经济困难停学,后重返校园继续深造。
郭沫若
小学时为记忆历史课难点,与同学比赛背书,年假期间通读《史记》,并校订注音。
五、特殊案例
童第周: 17岁才入学,通过父亲讲解和“滴水穿石”的启示,成为生物学家、教育家。 张曜
这些例子展现了现代名人在不同领域通过刻苦努力、持之以恒取得卓越成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