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核心思想 - 仁:
主张"仁者爱人",以仁义道德作为个体和社会的基石。
- 礼:强调通过礼仪规范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主张"克己复礼"以实现"天下归仁"。
政治主张 - 德治:
主张以德服人,君主应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实现国家治理。
- 有教无类:主张教育普及,不分贵贱皆可受教,强调因材施教。
墨子
核心思想 - 兼爱:
主张无差别的爱,认为应从爱亲人推己及人,消除社会不公。
- 非攻:反对战争,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矛盾。
社会主张 - 尚贤:
主张选拔贤能者治理国家,反对任人唯亲。
- 节用:倡导节俭生活,反对奢侈浪费。
孟子
核心思想 - 性善论:
认为人性本善,恶行是后天环境所致,主张通过教化实现道德升华。
- 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君主应以民为本。
政治主张 - 仁政:
主张君主应推行仁政,与民同乐,重视民情民意。
老子
核心思想
- 无为而治: 主张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干预,认为"道法自然"。 - 寡欲
政治主张 - 小国寡民:
理想政治形态为小国寡民,人民自给自足,政府干预最少。
韩非子
核心思想
- 法治: 主张以法律为治理国家的基础,强调"以法治国"。 - 人性本恶
政治主张 - 权术:
主张君主需运用权术平衡利益关系,强调"势术法"结合。
总结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注重道德伦理与礼制,主张德治与教化。
墨家(墨子):倡导兼爱非攻,强调实用主义与平等。
道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追求自然与和谐。
法家(韩非子):强调法治与权术,主张以严刑峻法维护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