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协议是明确师徒双方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需结合教育机构或企业的具体要求进行定制。以下是师徒协议的基本框架和要点,供参考:
一、协议基本信息
协议双方 明确师傅(指导教师)与徒弟(被指导者)的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
协议期限
规定协议起始日期、结束日期及续签条款(如每学期或每年更新)。
二、师傅职责
教学指导
- 指导徒弟制定教学计划、教案及公开课方案,审核教案并提出改进建议。
- 每学期至少指导2节公开课,并进行课后点评与教学研讨。
专业发展
- 定期分享教学经验、教科研方法及学科前沿动态。
- 鼓励徒弟参与课题研究,提供文献资料和学术指导。
师德示范
- 展现高尚师德,以身作则地遵守教学规范、课堂纪律及学生管理要求。
三、徒弟职责
主动学习
- 认真备课,撰写规范教案,每学期完成20篇教学反思。
- 积极参与教学研究活动,主动与师傅交流学习体会。
实践应用
- 每周至少向师傅请教1次作业或解题思路,完成5000字读书摘记及心得体会。
- 尝试独立承担公开课或研讨课,接受师傅的现场指导。
职业素养
- 虚心接受师傅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四、其他条款
考核机制
- 建立《师徒协议实施考核表》,明确培养目标与评估标准,协议期内进行阶段性考核。
权益保障
- 协议期内双方遵守保密义务,不得向第三方泄露教学计划、学生信息等敏感内容。
协议变更
- 任何一方需提前30天书面申请变更协议内容,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生效。
示例协议结构
```
师徒协议
甲方(师傅):[姓名]
乙方(徒弟):[姓名]
签订日期:[日期]
协议期限:[年/月]
一、教学指导
(1)教案审核与公开课指导
(2)教学方法与科研经验分享
二、专业发展
(1)课题研究支持
(2)学术资源提供
三、师德要求
(1)遵守教学规范
(2)以身作则
四、考核与反馈
(1)定期考核机制
(2)及时调整指导方案
五、协议变更
(1)变更流程
(2)终止条件
```
注意事项
法律合规:
协议内容需符合《民法典》《教师法》等法律法规,避免使用模糊条款。
灵活性:
不同场景的协议可调整培养目标与职责,例如企业师徒侧重技能培训。
存档管理:
一式三份,双方各执一份,人力资源部门备案。
建议签订前由学校或企业法务部门审核,确保协议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