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螳螂捕蝉”的歇后语,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核心歇后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是最经典的歇后语,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潜在危险,或因小失大。该成语出自《庄子·山木》和《说苑·正谏》。
二、其他相关歇后语
螳螂捕蝉——不顾身后 强调只关注当前目标而忽略潜在威胁,与“黄雀在后”呼应。
螳螂捕蝉——一夫当关
比喻地势险要或人据守要冲,常与其他成语搭配使用,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螳螂捉知了要防后头
以捕蝉需防备黄雀类比做事需警惕后方风险。
三、成语故事补充
春秋时期,吴王欲攻打楚国,但群臣劝阻。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道理,通过观察螳螂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后的现象,劝说吴王放弃攻心战术。吴王醒悟后,终以国富民强为重,取消了攻楚计划。
四、近义与反义表达
近义: 后顾之忧、鼠目寸光、目光短浅 反义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选择使用,注意“黄雀在后”多含贬义,而“一夫当关”为中性成语。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