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是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智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赤壁之战前夕。以下是故事简短概述:
一、背景设定
曹操率大军南下攻打孙权,孙权联合刘备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为陷害诸葛亮,故意提出在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二、诸葛亮应对
立军令状:
诸葛亮接受任务后,立下“三天内完成”的军令状,并主动请缨负责。
巧借东风:
他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选择大雾天气,命二十只草船装满草人,佯攻曹军水寨。
调包计谋:
当曹军放箭时,诸葛亮令船调头,让草人另一面也布满箭矢,最终成功收集到十万支箭。
三、结果与影响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愧不如,赞叹其才智。
该故事展现了诸葛亮的胆识与智谋,成为后世智慧的象征。
历史原型
虽《三国演义》将草船借箭归功于诸葛亮,但史书记载,类似事件实际发生在孙权时期,曹操曾因雾气误射东吴船只。不过,草船借箭的情节因文学加工,已成为三国文化中广为流传的典型。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