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的发明和发展涉及多位科学家的贡献,但通常“光纤之父”这一称号特指华裔科学家 高锟。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高锟的贡献
理论奠基
1966年,高锟在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提出用高纯度石英玻璃制造光导纤维进行通信,理论上将光纤衰减率降至20dB/km,为实用化通信奠定基础。
实验实现
他与同事乔治·霍克汉姆共同发表了《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等论文,推动光纤制造技术的发展。1970年代,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根单模光纤,开启光纤通信新时代。
荣誉与奖项
高锟因“在纤维中传送光以达成光学通讯的开拓成就”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皮埃尔·阿尔贝·夏尔皮耶共同获此奖项)。
二、其他相关贡献者
早期探索者
- 1840年,Daniel Colladon和Jacques Babinet首次提出光折射引导光线传输的理论。
- 1870年,John Tyndall发现全内反射特性,为光纤传输提供理论支持。
技术改进者
- 1965年,高锟团队通过改进玻璃纯度,将光纤衰减率降低到实用水平。
三、总结
高锟通过理论创新和实验实践,直接推动了光纤通信从理论到应用的跨越,因此被广泛认为是光纤的“发明者”。他的工作不仅奠定了现代光纤通信的基础,还引领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