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郎才尽”和“黔驴技穷”的成语故事,分别出自不同的典故和背景,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江郎才尽
出处与故事
源自《南史·江淹传》,讲述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年轻时才华横溢,官至光禄大夫,但因晚年贪图安逸,文思枯竭,创作能力大幅下降。据传他梦中丢失五色笔后,文采全无,时人称之为“江郎才尽”。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黔驴技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 反义词:神通广大、力大无穷、出类拔萃
二、黔驴技穷
出处与故事
出自唐代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讲述贵州(黔)无驴,有人运来一头驴置于山下。老虎误以为驴是神兽,经观察发现其仅会踢人,最终扑咬致死。后人以此故事比喻有限本领耗尽或虚张声势。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江郎才尽、束手无策、黔驴之计
- 反义词:神通广大、力大无穷、易如反掌
三、总结
江郎才尽侧重个人才华的耗尽,常用于形容文学家或艺术家创作力下降;
黔驴技穷则强调有限技能的暴露或虚张声势的破绽,多用于讽刺虚张声势者。- 两者结构均为偏正式,且常被用于相似语境中替代使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