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午集团被低价拍卖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债务纠纷导致资产被执行
大午集团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被法院判决需退赔近10.37亿元,但集团账面现金仅3.4亿元,资金缺口高达7亿元。为偿还债务,集团不得不拍卖资产。2022年3月,法院裁定执行集团近10.4亿元资产,但实际拍卖中仅以6.86亿元成交。
二、资产评估与拍卖程序问题
资产评估争议 评估公司河北保定诚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价仅为3.4亿元,远低于集团总资产51亿元。有分析认为,房产评估价可能被压低,例如当地房价下跌或评估方法不当。
拍卖程序不规范
- 拍卖未在互联网同步进行,信息透明度不足;
- 存在“空壳公司”参与交易的可能性,例如注册资本7亿但实缴0元的新公司,用于规避风险。
三、资产被查与管理层变动
2022年9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因非法吸收存款被判18年徒刑,其子孙福硕为偿还债务低价转让股权。接管方保定芮溪科技有限公司背景不明,进一步引发对拍卖公正性的质疑。
其他争议点
员工权益: 集团拥有员工食堂等福利设施,但拍卖未优先考虑员工安置,引发公众对“抢劫式拍卖”的质疑; 资产低估
综上,大午集团被低价拍卖是债务危机、资产评估争议及管理混乱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