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什么

59

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是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创建的化学元素排列体系,其核心是元素周期律。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基本定义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而非原子量)递增排列的化学元素列表,呈现周期性规律。它将元素分为7个周期、16个族,横行为周期,纵列为族。

核心贡献

- 发现元素周期律:

门捷列夫通过系统研究元素性质,发现原子序数递增时元素性质呈周期性重复,从而提出元素周期律。 - 首次系统排列: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排列,并成功预测了钪、镓等11种未发现元素。 - 周期表类型:包括短式表(门捷列夫式)、长式表(维尔纳式)等,现代多采用短式表。

科学意义

- 为化学研究提供框架,帮助理解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 推动新元素发现,如钪、镓等,验证了周期律的普适性。 - 形成现代化学学科的基础工具,至今仍是化学教育与研究的核心。

发展演变

现代周期表已扩展至127种元素(截至2025年),原子序数最小的元素是氢(1),最大的是127号元素(未命名)。周期表形式经多次修订,但核心原理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