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间粗俗歇后语,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动物意象类
1. 蝙蝠身上擦鸡毛——你算什么鸟?(谐音“真”与“针”)
2. 火烧竹林——一片光棍!(谐音“棍”与“滚”)
3. 老虎屁股——摸不得!
4. 梧桐树底下——好乘凉(谐音“黄”与“皇”)
二、生活现象类
1. 布袋里失火——烧包!
2. 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3. 擀面棒吹火——窃不通
4. 十五个驼子睡床——七拱八翘
三、谐音梗类
1.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2. 七尺布拦腰剪——不三不四
3. 十五个驼子睡床——七拱八翘
4.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四、行为比喻类
1. 摸黑儿打耗子——到处碰壁
2. 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3. 披麻救火——自讨苦吃
4. 马槽边上的苍蝇——混饭吃
注:部分歇后语存在地域差异,如“半夜吃桃子”多见于北方,而“梧桐树底下”则更偏向南方表达。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