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山海经介绍50字

59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一部集神话、地理、物产、巫术等于一体的奇书,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成书背景与结构

成书于战国至汉代,作者不详,现存18篇(原共22篇),由《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组成。西汉刘向父子校书时合编,部分篇章内容早佚。

内容涵盖范围

- 地理与物产:

记载400多座山川、55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及400多种神怪生物,如烛九阴、相柳、帝江等。 - 神话与传说:包含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经典故事,反映古人对自然和神灵的想象。 - 人文与社会:涉及医药、民俗、民族、巫术等,是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学术价值与争议

- 被视为“上古三大奇书”之一,与《易经》《黄帝内经》并列,是研究古代地理、历史、民俗的重要文献。 - 司马迁评价其“荒诞无稽”,《汉书》未将其列入史书;现代学者多认为成书非一时,作者非一人。

版本差异与流传

不同版本对篇章数量和内容存在差异,如《汉书》仅13篇,后世学者普遍认为《山经》5篇为刘向增补。 书中描述的“大人国”“小人国”等神秘国度,体现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想象。

综上,《山海经》既是神话传说的宝库,也是研究古代文明的珍贵资料,其荒诞与奇幻的叙事风格,展现了上古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