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及其出处如下:
夏洛克 - 出处: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
- 作者:莎士比亚
- 特点:犹太高利贷者,以冷酷、贪婪著称,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旧式金钱至上主义的代表。
阿巴贡 - 出处: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又名《吝啬鬼》)
- 作者:莫里哀
- 特点:17世纪法国资产者,极端吝啬且对家人苛刻,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守财奴的典型。
葛朗台 - 出处: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 作者:巴尔扎克
- 特点:19世纪法国资产阶级暴发户,极度吝啬且冷酷无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金钱至上的典型。
泼留希金 - 出处:
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
- 作者:果戈里
- 特点:19世纪俄国没落地主,封建社会衰败的缩影,表面富有却形似乞丐,通过偷窃和积累财富暴露社会矛盾。
总结:这四大吝啬鬼形象跨越欧洲多个国家,分别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与人性缺陷,是文学史上对金钱至上主义的经典批判。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