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教育家
孔子 - 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主张教育应面向所有人,开创私人讲学风气,其思想集中于《论语》。
- 提出学习过程为“学—思—行”的统一,强调知行合一。
苏格拉底
- 采用“产婆术”(问答法)进行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强调启发式教育。
柏拉图
- 在《理想国》中论述教育与理想社会的关联,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哲学家王。
亚里士多德
- 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主张教育应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老子
- 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教育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干预。
墨子
- 提出“兼爱”“非攻”,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实践精神的社会公民。
二、近代教育家
夸美纽斯
- 被称“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奠定班级授课制基础,主张“泛智教育”。
康德
- 提出“教育目的论”,认为教育应培养理性的人,其思想对德国教育影响深远。
杜威
-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主张“教育即生长”“从做中学”,强调经验与实践的结合。
赫尔巴特
- 科学教育学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系统化教育理论,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
三、现代教育家
蔡元培
- 新文化运动领袖,主张“五育并举”,推动大学教育改革,曾任北京大学校长。
陶行知
- 实践教育家,创办晓庄学校,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推动平民教育。
杜威(美国)
-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主张教育应适应儿童本能需求,推动美国教育改革。
泰勒
- 现代课程理论奠基人,提出“泰勒原理”,强调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科学化。
布鲁纳
- 认知心理学应用代表,主张学科结构化教学,推动美国课程改革。
四、其他重要人物
梁漱溟: 乡村教育先驱,主张通过教育重建乡村社会,创办乡农学校。 杨福家
以上人物覆盖不同时期,其思想对教育学发展影响深远。选择学习时可根据具体研究方向(如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科学化课程等)进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