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运河的资料可归纳如下:
一、长城
历史地位 - 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西周(公元前770年),秦始皇统一后连接战国长城形成“万里长城”,明代(1368-1644年)大规模修筑,总长度达8851.8公里。
-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并称“世界奇迹”。
地理分布
- 覆盖河北、北京、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15个省区市,其中陕西省境内长城最长(1838公里)。
工程特点
- 以城墙为主体,结合城、障、亭、标等防御体系,无机械依赖,完全依靠人力完成,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
二、京杭大运河
基本概况
- 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794公里(不同资料略有差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 始凿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隋朝贯通,元代取直疏浚,明清时期完成。
历史价值
-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沿线城镇因运河兴盛,如扬州、杭州等成为商业重镇。
-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与长城齐名。
三、其他相关资料
秦始皇运河: 嘉兴境内古运河,为江南运河走向奠定基础,记载于《越绝书》。 现代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