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求幼儿园大中小班母亲节活动方法

59

一、活动目标

情感培养:

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母亲的辛劳与付出,培养感恩与关爱他人的意识。

能力提升:

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

认知发展:

让幼儿知道母亲节的时间(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并了解母爱的伟大。

二、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 歌曲《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等音频资料

- 手工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康乃馨、皱纹纸等)

- 制作礼物(如手工伞、贺卡、心愿画等)。

人员安排

- 邀请幼儿妈妈参与活动

- 教师分工(如活动组织、摄影、道具准备等)。

三、活动流程设计

1. 小班(3-4岁)

活动主题:

《我的妈妈》

目标:学会用简单语言表达爱,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流程

1. 导入:欢迎妈妈参与活动,简单介绍母亲节。 2. 表达爱:教幼儿学说“妈妈我爱你”,并录制视频。 3. 动手制作:用彩纸制作康乃馨或手工伞,送给妈妈。 4. 游戏互动:玩“妈妈,放心跟我走”游戏,增强安全感。

2. 中班(4-5岁)

活动主题:《我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

目标:观察并描述妈妈的外貌特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流程

1. 观察讨论: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特征,进行绘画创作。 2. 故事分享:请妈妈带来照片,讲述孕育、照顾宝宝的故事。 3. 感恩表达:用画笔为妈妈画肖像画,或制作感恩卡片。

3. 大班(5-6岁)

活动主题:《感恩的心》

目标:理解母爱的伟大,用多种形式表达爱。- 流程

1. 知识拓展:介绍母亲节的由来,讨论“感恩”的意义。 2. 亲子创作:制作花束、项链或服装,搭配贺卡。 3. 游戏体验:开展“妈妈,放心跟我走”亲子游戏,强化安全感。 4. 视频制作:录制幼儿为妈妈制作的视频,制作成纪念册。

四、活动延伸

家庭作业:

请幼儿回家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擦汗、递毛巾),并拍照记录。

长期培养:

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感恩教育,鼓励幼儿关心家人、尊重长辈。

家园共育:

通过家长会、公众号等渠道,分享活动照片和幼儿作品,增强家庭参与感。

五、注意事项

情感引导:

避免让幼儿将母爱视为理所当然,通过对比(如动物幼崽与人类母亲)强化感恩意识。

安全保障:

游戏活动需提前规划路线,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安全。

多元参与:

鼓励家长以不同角色参与(如助教、评委),丰富活动体验。

通过以上活动设计,既能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需求,又能有效传递感恩文化,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