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排序及对应时间如下:
子时 - 时间:
23:00-1:00
- 别称:夜半、中夜
- 生肖:鼠
- 特点:一天的第一个时辰,也是深夜时段。
丑时 - 时间:
1:00-3:00
- 别称:荒鸡
- 生肖:牛
- 特点:凌晨时段,传统认为此时不宜饮茶或活动。
寅时 - 时间:
3:00-5:00
- 别称:平旦、日旦
- 生肖:虎
- 特点:深夜至凌晨,天色微亮。
卯时 - 时间:
5:00-7:00
- 别称:日出、日始、破晓
- 生肖:兔
- 特点:太阳初升,古代官员点卯上班的起始时间。
辰时 - 时间:
7:00-9:00
- 别称:食时、朝食
- 生肖:龙
- 特点:古代早餐时间,对应“朝食”习俗。
巳时 - 时间:
9:00-11:00
- 别称:隅中、日禺
- 生肖:蛇
- 特点:接近中午,阳光明媚。
午时 - 时间:
11:00-13:00
- 别称:日中、日正
- 生肖:马
- 特点:正午时分,阳光最强。
未时 - 时间:
13:00-15:00
- 别称:日昳
- 生肖:羊
- 特点:午饭后,阳光渐弱。
申时 - 时间:
15:00-17:00
- 别称:晡时
- 生肖:猴
- 特点:日落前,适合活动或用餐。
酉时 - 时间:
17:00-19:00
- 别称:鸡日入
- 生肖:鸡
- 特点:太阳西沉,传统鸡鸣报晓。
戌时 - 时间:
19:00-21:00
- 别称:黄昏
- 生肖:狗
- 特点:日落后的黄昏时分。
亥时 - 时间:
21:00-23:00
- 别称:人定
- 生肖:猪
- 特点:夜晚结束,准备休息。
补充说明:
计时依据:以北京时间24小时制为准,每个时辰精确2小时。
历史演变:时辰制度最早见于先秦文献,汉代太初历正式确立现行划分。
文化内涵:部分时辰如“卯时”与古代官府点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