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壁借光
西汉匡衡家贫无烛,凿穿邻墙借邻居烛光读书,终成汉朝大司马。后以“凿壁借光”形容勤学精神。
囊萤映雪
晋代车胤夏夜捕捉萤火虫作灯,孙康雪夜借雪光读书,两人均成为饱学之士。该典故象征利用一切条件刻苦学习。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研读《周易》,因反复翻阅导致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断裂,后世用此比喻勤奋治学。
悬梁刺股
战国苏秦用锥子刺大腿提神读书,汉代孙敬悬发于梁防止打瞌睡,均体现极端毅力。
孙康映雪
孙康雪夜借窗光读书,冻僵后仍坚持,最终成为学者。与匡衡故事并称“凿壁借光”“囊萤映雪”。
车胤囊萤
车胤夏夜捕萤火虫照明读书,孙康雪夜借雪光学习,两人均通过独特方式克服困难。
孙思邈悬壶济世
医学家孙思邈为求医术,遍尝百草,终成“药王”,其勤奋精神与悬梁刺股类比。
王羲之临池学书
书法家王羲之练习书法时,将池水染黑,终成草书大家,体现专注与毅力。
朱买臣负薪
汉代朱买臣砍柴时读书,汉武帝时因学识被重用为官,体现“带经而锄”的刻苦精神。
陈景润两麻袋草稿纸
科学家陈景润为攻克数学难题,耗时数十年,用草稿纸记录两麻袋内容,展现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
以上故事涵盖不同朝代、领域,通过具体事例诠释了古人“勤能补拙”的品质。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