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累的诗句可从身体疲惫、心境疲惫、时光流逝三个维度进行归纳,以下为典型代表:
一、身体疲惫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清代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以"力微"、"神疲"直接表达身体负荷过重,"衰庸"则暗示长期劳累导致机能衰退。
"织妇何太忙,蚕经三卧欲老"
唐代元稹《织妇词》通过"蚕经三卧"的意象,隐喻织妇因长期劳作而衰老,体现身体疲惫的辛酸。
二、心境疲惫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以"心似灰木""身如飘舟"比喻精神空虚、心力交瘁的状态,突出心理负担的沉重。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
唐代李商隐《锦瑟》通过"薄情"与"多情"的对比,暗含情感纠葛带来的精神疲惫,"柔肠碎"则强化了心碎的无力感。
三、时光流逝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唐代高蟾《金陵晚望》以"画不成"隐喻人生易老、壮志难酬的无奈,体现时光流逝带来的疲惫感。
"莫道烦愁谁人懂,世间负累几处同"
宋代谢逸《武陵春》通过"烦愁"与"负累"的叠加,表达对人生辛酸的感慨,"昏昏此身何所似"则呼应了时光流逝后的迷茫。
四、综合表达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身体疲惫)与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境疲惫)的结合,最能全面体现"累"的多维度内涵,既包含身体负荷,也涵盖精神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