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

5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通过加法解决“原来一共有多少”的实际问题,理解部分与整体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画图、操作(如小圆片、实物)模拟数量变化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

- 引导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如“还剩多少,领走了多少,合起来就是原来的”)建立数学模型。

情感态度

激发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原来一共有多少”需将部分数量(领走/剩下)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难点:根据实际情境准确判断数量关系,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情境创设:通过森林运动会、水果店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还剩多少,领走了多少,原来一共有多少”(如“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2只,原来有几只?”)。- 互动讨论:让学生用画图或口头表达自己的思路,教师总结画图策略的重要性(如用圆片、小棒表示领走和剩下的部分)。

2. 探索新知(15分钟)

操作练习

摆小圆片模拟领走和剩下的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原来的数量 = 领走的 + 剩下的”(如5 + 6 = 11)。 - 通过动态课件展示数量变化,强化学生的直观理解。- 列式计算

练习不同场景的列式(如6 + 5 = 11,7 - 5 = 2),对比加法和减法的适用性。 - 引导学生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但“原来一共有多少”必须用加法。

3. 巩固提升(10分钟)

综合应用

提供多个实际问题(如“体育老师领走7个口哨,还剩5个,原来有多少?”),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 小组合作讨论,分享解题思路,教师巡视指导。- 错误分析

针对常见错误(如忘记加、符号写错),进行针对性讲解,强化正确计算习惯。

4. 总结反思(5分钟)

知识梳理:回顾“原来一共有多少”的解题步骤:观察→分析数量关系→选择加法列式。- 生活联系:举例说明数学在购物、游戏等场景中的应用,培养学习除法意义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完成课本练习题,如“小华买水果共花11元,苹果3元/斤,香蕉2元/斤,买了2斤苹果和多少斤香蕉?”。

四、教学资源

教材配套课件(含动态图示、实物模拟)

小圆片、计数棒等操作材料

生活场景图片(如运动会、超市)

五、教学建议

关注个体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数量关系理解较慢,需通过更多操作和个别指导强化。- 多样化教学:结合游戏(如“猜一猜原来有几个”)、竞赛等形式,提高课堂趣味性。- 延伸拓展:引入20以内进位加法(如7 + 5),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