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观唯心主义
孟子 - "万物皆备于我",强调个体心灵对万物的主宰性。
陆九渊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主张心即理,宇宙与个体心灵统一。
王阳明(王守仁)
-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提出"知行合一",强调主观意识对现实的决定作用。
笛卡尔
- "我思故我在",通过思维确认自我存在,体现主观唯心主义基础。
二、客观唯心主义
柏拉图
-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仿。
黑格尔
- "存在即合理",强调绝对精神对现实世界的统摄。
朱熹
- "理生万物",主张理(绝对精神)是万物生成的根源。
费希特
- "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体现客观唯心主义中精神自我对世界的构建。
三、其他典型观点
贝克莱
"存在即被感知",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强调感知对现实的决定性。
叔本华
"世界是意志和表象的集合",将意志视为世界的本质。
四、补充说明
佛教唯心主义: 如佛陀提出"万物皆由心造",强调心灵对现实的塑造作用。 中国哲学
以上言论均出自权威哲学著作或被广泛引用的哲学文献,涵盖主观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核心观点。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