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亲人的诗句多表达哀思与怀念,以下为精选作品及解析:
一、清明祭扫类
黄庭坚《清明祭祖》 "丝丝细雨又清明,旷野荒坡草未青。灰烬鲜花坟冢下,烛香浊酒柳风中。"
通过细雨、坟冢、烛香等意象,描绘清明扫墓的孤寂场景。
白居易《清明夜》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以清明夜的静谧与回忆,展现对逝者的追思。
高菊卿《清明祭文》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通过自然意象与哀痛对比,强化生死离别的悲痛。
二、悼念亡者类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以梦境与现实交织,表达对亡妻的永恒思念。
潘岳《悼亡诗三首》(其一)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通过生死对比,抒写对亡子之痛的无奈与哀伤。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以春蚕、蜡烛喻忠贞不渝的思念,适用于悼念逝去亲人。
三、思乡怀亲类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简洁直白地表达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适用于清明等传统节日。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通过边塞意象,寄托对远在他乡亲人的牵挂。
四、现代创作类
侯素霞《思亲》
"清明思亲,节至清明细雨哀,坟前折柳泪盈腮。"
结合传统习俗与个人情感,展现现代人对逝者的缅怀。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通过寒食节的场景,抒写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总结:
祭奠亲人的诗句涵盖传统节日、悼念亡者、思乡怀亲等多类主题,通过自然意象与情感对比,传递永恒的哀思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