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杜威和陶行知思想只比较

59

杜威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核心理念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又存在紧密的联系。以下是主要对比:

一、核心思想差异

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 杜威:

提出“教育即生活”,认为教育是生活过程的一部分,强调通过学校模拟社会生活(如组织纺纱、木工等活动)培养适应能力。 -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认为生活本身蕴含教育意义,主张将整个社会作为教育场所,打破学校围墙,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 杜威:

提出“学校即社会”,认为学校应缩小社会复杂性,成为培养民主公民的雏形,通过学校活动改良社会。 -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主张将社会视为最大课堂,利用自然环境和社会资源进行教育,强调教育的社会化。

教学方法

- 杜威:

倡导“从做中学”,通过实践和探索获得知识,强调认知与行动的结合。 - 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将教、学、做一体化,注重劳动实践与经验验证,尤其关注平民教育。

二、理论联系与创新

师承关系:陶行知留学美国期间师从杜威,受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 本土化改造:陶行知结合中国国情,将杜威理论转化为“生活教育”体系,强调解决实际生活困难和社会改造。- 共同价值:两者均反对教育脱离生活,主张培养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对我国现代教育产生深远影响。

三、实践差异

杜威:侧重学校改革(如芝加哥实验学校),培养批判性思维。- 陶行知:关注乡村教育和社会实践,推动平民教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