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1897-1931)是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作家,其诗歌以浪漫主义风格和艺术创新著称。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一、基本信息
出生地: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
原名:章垿,字志摩,小字又申
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主要成就:倡导新诗格律,推动中国新诗发展,作品以抒情诗见长。
二、教育经历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北京大学;
1918-1921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受西方浪漫主义和唯美派影响。
三、文学创作
代表诗集:
《志摩的诗》(1925年出版,初版55首,后删减至41首);
《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
《再别康桥》(1928年发表,奠定其国际声誉)。- 创作特点:
语言清新明快,注重意象和节奏;
善用比喻、象征,营造梦幻意境。
四、社会活动
1923年参与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1926年主编《晨报》副刊《诗镌》,推动新诗格律化运动;
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1931年因飞机失事于济南附近遇难。
五、评价与影响
朱自清评价其为“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和郭沫若”;
其作品被编入《徐志摩文集》,散文成就与诗歌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