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陶行知的名字是怎么形成的

59

陶行知的名字形成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反映了他对“知行”关系的思想演变:

原名陶文濬

陶行知出生时由父母取名为陶文濬,后因19岁在南京金陵大学就读期间,受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影响,首次改名“陶知行”。

从“知行”到“行知”

1917年留学归国后,陶行知在教育实践中深化对“知行”关系的理解,认为“行而后知”更符合实践逻辑。1927年,他正式将名字改为“陶行知”,并在诗中写道:“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最终定名“陶行知”

1934年陶行知赴美深造回国后,进一步总结教育经验,提出“行-知-行”三阶段理论,强调实践与认知的循环关系。此时他不再使用“陶行知”作为中间名,而是将其作为全名,以体现“行”作为核心理念。

总结:

陶行知的名字变化体现了其思想从王阳明的唯心主义“知是行之始”到实践主义的“行是知之始”,再到“行-知-行”循环理论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