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道生万物大德中庸上善若水出处

59

“道生万物大德中庸上善若水”这一表述综合了《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其出处和内涵可归纳如下:

一、出处

该句出自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原文为: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二、核心含义

字面与引申义

- “上善若水”:

以水的特性比喻最高的善,强调滋养万物而不与万物争斗的特质。

- “利万物而不争”:水通过润泽滋养万物,却从不争夺利益或地位,体现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 道家核心:

通过水的柔性和包容性,老子阐述了“道”的本质——顺应自然、无为而治。水虽柔弱却能穿透坚硬之物,象征顺应规律的力量。

- 处世态度:倡导谦下、利他,如水居于低洼之地却成就百谷,体现“柔德胜刚强”的辩证思想。

三、相关章节与背景

《道德经》第八章主要讨论“德”的概念,通过水的特性引申出“德”的多种表现形式,如“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等,共同构成道家伦理体系。

四、文化影响

该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除《圣经》外译本最多”的文化名著,其思想渗透至中国传统哲学、政治、宗教等领域,成为中国文化中“无为而治”理念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