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陌上花其一苏轼古诗解析?

59

苏轼的《陌上花三首·其一》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深沉的历史哀思与人生感慨。全诗通过“陌上花开”“江山犹是昔人非”等经典意象,展现了物是人非的永恒主题。

一、原文与注释

原文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 注释

“陌上花开蝴蝶飞”:描绘春日陌上繁花盛开、蝴蝶飞舞的生机盎然景象,暗喻美好事物的永恒性。- “江山犹是昔人非”:通过“江山”(自然永恒)与“昔人”(人事短暂)的对比,突显历史变迁中人事更替的无奈。- “遗民几度垂垂老”:指吴越王朝遗民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衰老,暗示朝代更迭的残酷性。- “游女长歌缓缓归”:以游女长歌返归的场景,寄托对逝去王妃的追忆,展现民间传说与历史记忆的交织。

二、艺术特色

时空对照:

首句以永恒的自然景观(陌上花开、蝴蝶飞舞)反衬短暂的人事(吴越兴亡、王妃亡国),形成强烈反差。2. 叙事与抒情结合:既概括了吴越王妃每年春归的传说,又通过“遗民”“游女”的形象,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相连。3. 语言风格: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情,如“垂垂老”的叠字和“缓缓归”的反复,强化了凄美与哀婉的抒情基调。

三、历史背景

该诗作于苏轼游九仙山时所作,灵感来源于当地传唱的吴越王妃《陌上花》传说。吴越国灭亡后,王妃每年春归临安成为民间传说,苏轼以此为素材,既表达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也暗含对自身境遇的慰藉。

四、文学地位

怀古咏史:三首诗以小见大,通过个体生命体验折射时代哀思,具有典型宋词特征。- 语言创新:以民间歌谣为蓝本,融合雅俗语言,开创了婉约词的新范式。综上,苏轼通过《陌上花三首·其一》展现了自然永恒与人事短暂的辩证思考,成为宋代婉约诗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