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出自明代杨仪的《明良记》和清代魏子安的《花月痕》。
详细说明:
出处 - 明代杨仪《明良记》:
原句为"唐解元寅既废弃,诗云:‘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 这句话出现在《明良记》中,描述了唐解元寅因堕落而悔恨的情境。
- 清代魏子安《花月痕》:修改为"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此句因意境深远,成为后世传诵的佳句。
诗句含义 - 核心比喻:
以"失足"比喻重大错误或堕落,强调其后果的不可逆性。即使有机会弥补,也难以追回失去的时光。
- 情感共鸣:常被用于表达对人生遗憾的慨叹,或劝诫他人珍惜当下,避免重蹈覆辙。
文学地位
- 该句因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深刻哲理,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表达悔恨与劝诫的经典范例。
- 现代人引用时,虽多带调侃色彩,但依然保留其警示意义。
综上,该句最早见于明代杨仪的《明良记》,后经清代魏子安在《花月痕》中完善,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广为传诵的警世名言。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