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经典古诗
1. 《悯农》(李绅)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通过农耕生活的对比,揭示浪费与贫困的矛盾。
2. 《题农父庐舍》(丘为)
-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
- 以春天农忙景象,体现勤劳质朴的农耕精神。
二、哲理名言类
1. 《尚书·大禹谟》
-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 古代典籍中关于节俭与品德的论述。
2.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 强调勤劳与节俭对国家兴衰的影响。
三、其他相关诗句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趣味的腐化"(安格尔)
注:部分诗句如"成由勤俭破由奢"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史》,虽未直接题咏农业,但深刻反映了节俭与奢侈对国家命运的影响。建议结合具体场景选择适用诗句,如教育子女可引用《治家格言》,批评浪费现象可用《悯农》系列。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