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古人廉洁修身的诗词?

59

关于古人廉洁修身的诗词,可归纳为以下几类,结合不同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赏析:

一、以自然意象喻廉

《石灰吟》——于谦

通过石灰石经千锤万凿、烈火焚烧仍保持清白的特性,比喻坚守清廉的品质:“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郑板桥

以竹子在风雪中坚韧不屈的形象,象征廉洁自律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二、以行为准则劝廉

《拒礼诗》——况钟

以“两袖清风”的典故,表达对贪腐行为的鄙视:“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棉。愧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泪注如泉。”

《书端州郡斋壁》——包拯

强调为官以清心为根本,以刚直为修身原则:“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

三、以历史典故警醒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胡守安

通过历史人物追思,警示贪欲的危害:“古人去此水,一歃思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诫贪》——子兰

以简洁语言剖析贪欲本质:“多求待心足,未足旋倾覆。明知贪者心,求荣不求辱。”

四、以清贫自守自励

《三年为刺史》——白居易

通过自身经历说明清廉的重要性:“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檗。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幽居初夏》——陆游

以隐士生活表达对物质与精神满足的价值观:“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五、以哲理名言升华

《文中子补传》——司马光:

提出“廉不贪直不倚”的行为准则

《论语》——孔子: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总结:这些诗词通过自然意象、行为劝诫、历史反思等多种手法,共同构建了古代廉政文化的精神内核。既有具象化的物象比喻(如石灰、竹子),也有抽象的价值判断(如清白、直道),更蕴含着对人格完善的深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