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的教育理念以"中国化、活教育、儿童中心"为核心,具体包含以下要点:
一、中国化教育
反对全盘西化 批评当时中国幼儿教育普遍照搬日本或欧美模式,主张教育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强调"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认为"抄来去,到底弄不出什么好的教育来"。
平民化教育
主张幼儿园应服务于广大工农群众,提出"幼稚园不是专为贵妇们设立的",旨在普及基础教育,培养民族新生代。
二、活教育理论
三大目标
- 做人: 培养健全人格与基本道德; - 做中国人
- 做现代中国人:具备健全身体、创造能力、合作精神等现代公民素质。
三大原则 - 做中学:
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强调"非从‘做’做起来不可",教师与儿童共同在行动中进步;
- 做中教:教师应成为儿童学习的引导者而非灌输者;
- 做中求进步:以行动为导向,持续改进学习过程。
五指活动课程 以儿童生活为整体,将健康、社会、科学、艺术、文学五大领域融为一体,通过项目式学习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三、儿童中心教育观
尊重自主性
反对传统填鸭式教学,主张"以自动代替被动",鼓励儿童通过观察、探索自主学习。
情感与能力培养
强调情感满足对学习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帮助儿童建立健全人格,并培养其合作、服务社会等能力。
实践与体验
以实践为核心,通过游戏、实验等真实体验促进认知发展,例如用玩具进行科学探索或模拟社会活动。
四、教育方法创新
科学实验: 运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儿童行为,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 师资培训
总结
陈鹤琴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应扎根中国土壤,以儿童为中心,通过活教育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其思想对现代教育改革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尤其在倡导个性化教育、实践体验和科学素养培养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