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亡羊补牢”的歇后语,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歇后语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这是最常见的表达,强调在问题发生后及时补救仍可避免更大损失。
二、其他常见变体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强调补救的及时性,与“为时未晚”意思相近,但语气稍重。
亡羊补牢——尤为晚矣
表示问题已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常用于警示教训。
亡羊补牢——无人及矣
形容补救措施已无济于事,常与其他歇后语搭配使用。
三、出处与背景
该歇后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原文为“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由楚国大臣庄辛劝诫楚襄王时所说。庄辛通过“亡羊补牢”比喻及时纠正错误,楚襄王悔悟后采纳其建议,但为时已晚,最终导致楚国灭亡。
四、用法示例
正面激励: 张学良失地后固守锦州,可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反面警示
建议根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表达,若强调及时性可选“为时未晚”,若突出后悔莫及则用“尤为晚矣”。
声明: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