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亲子之家网—你身边的文案专家

《长恨歌》的思想感情?

59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其思想感情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爱情悲剧的沉痛呈现

人物塑造与情感渲染

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从相识、相恋到因安史之乱分离的悲剧过程。前半部分揭露了唐玄宗因沉迷美色、荒废朝政导致安史之乱,杨贵妃因宠妃而亡国的历史事件;后半部分则转向玄宗对杨贵妃的追思与幻想重逢,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誓言表达对爱情永恒的渴望。

悲剧根源的剖析

诗将安史之乱作为悲剧的导火索,指出唐玄宗的纵欲误国是根本原因,而杨贵妃的得宠与骄纵则加剧了矛盾,形成“内因+外因”的结构。

二、历史反思与讽喻意义

对统治者的批判

诗开头即以“汉皇重色思倾国”暗指唐玄宗,批判其荒废朝政的行为,并通过“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转折,隐喻统治者的衰落与个人欲望的毁灭性后果。

封建礼教的反思

在描绘杨贵妃悲剧时,诗既表达对其遭遇的同情,也暗含对封建礼教束缚的批判。例如,杨贵妃的悲剧被部分归因于“封建宗法”的压迫,体现了白居易对个体与礼教关系的思考。

三、艺术特色与情感共鸣

叙事结构与情感张力

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通过“日高起、不早朝”等细节展现玄宗的荒淫,以“马嵬坡”作为情感转折的高潮,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这种结构使诗歌兼具历史叙事性与抒情性,引发读者对爱情与命运的共鸣。

永恒主题的升华

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将个人悲剧升华为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使诗歌超越具体历史背景,成为传诵千古的文学经典。

综上,《长恨歌》以爱情悲剧为核心,融合历史反思与艺术创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与时代的哀思,成为唐代叙事诗的巅峰之作。